本方加当归、白芍、陈皮、浓朴、川椒,入姜煎,名温胃汤∶治忧思郁结,脾肺气凝,胀满上冲,饮食不下。《内经》曰卑下之地,春气常存,故东南卑下之区,感风之证居多。
牵牛、大黄、大戟、芫花、甘遂皆行水之厉剂也然肿属于脾,胀属于肝;水之不行,由于脾之不运;脾之不运,由于防水而洋溢也。本方加羌活,名元戎五苓散∶治中焦积热。
生姜、半夏、干姜,呕逆之圣药也;黄连、黄芩,痞热之圣药也。按∶伤寒传入三阴,尚有在经表证,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,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,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,皆阴经表药也。
此方用代赭石,固所以镇心,而亦所以平肝也。冬月应寒而反大温,民受其温疠之气,名曰冬温。
盖少阴肾水也,主禁固二便,肾水为火所灼,不能济火,火热克伐大肠金,故下利且便脓血;此方用赤石脂,以其性寒而涩,寒可以济热,涩可以固脱;用干姜者,假其热以从治,犹之白通汤加人尿、猪胆,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芩、连,彼假其寒,此假其热,均之假以从治尔。三阳经表证未解,而用承气汤以攻里者,此下之早也;下之早则里虚,里虚则表邪乘之而入,三焦皆实,故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。
治泻久腹痛渐已,泻下渐少,以此止之。一时丁衰晚,洞垣窥脏之技,世不再睹,而村间市井,稍能诵《药性》、读《回春》者一医书浩瀚,泛览为难,岐黄之家,尚艰博涉;文墨之士,奚暇旁通。